Search

週日看完東奧畢典,魂都被2024的主辦國巴黎 Paris 2024 牽走了,尤其看到太空人湯瑪斯佩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週日看完東奧畢典,魂都被2024的主辦國巴黎 Paris 2024 牽走了,尤其看到太空人湯瑪斯佩斯凱在太空艙裡吹奏薩克斯風,好精彩啊,然後剛好轉播到艾菲爾鐵塔的時候,我媽打電話來了,我說,「 欸媽,你們有沒有在看東奧閉幕,現在很帥耶,飛機在巴黎鐵塔旁噴射出巴黎國旗的顏色~ 」 我媽說,「 有啊,前幾天跟妳爸還在講說,那時候去英國找妳,妳帶我們去巴黎自助行,還到巴黎鐵塔上吃晚餐,到現在還很難忘。」

果然,生活就是要不斷地創造回憶,不自覺地累積成厚度與情感。

2011年已經在迷戀咖啡館的我,除了經典的景點像是羅浮宮、巴黎鐵塔,還特別拉著爸媽到 #花神咖啡館 喝咖啡,目的就是要滿足我對巴黎那獨有的人文咖啡館氣息的幻想,在塞納河岸看著時髦的巴黎男女喝上一杯咖啡,後來去發現其實都是歐吉桑還有歐巴桑(也是時髦啦 ~ )跟觀光客like me ,那時點了咖啡歐蕾,還興奮地跟服務生拍照 😆,咖啡好不好喝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,巴黎老派咖啡館的氛圍流動是一種獨有的魅力,複製不了也取代不了。

前幾年有機會再訪巴黎,已經接觸精品咖啡的我,也特別安排了幾家巴黎的獨立咖啡館造訪,透過當代的咖啡館感受不一樣的巴黎美感,在咖啡館重疊在台灣日常熟系的畫面,咖啡師的濃縮萃取 、手沖展演,喝到熟悉的產區風味,像是耶加雪菲的檸檬香氣,肯亞的莓果酸香,酸值明亮上揚等等,那是當代咖啡館的共同語彙,但在記憶中的會想起的巴黎咖啡館還是那無可取代的花神咖啡 、雙叟咖啡 、圓頂咖啡讓我著迷,也或許這樣的狀態是在旅人的身分下才成立的吧!( 笑 )

咖啡館營造出來的氛圍一直是我愛著咖啡的主要原因,因為想到咖啡館所以喝一杯咖啡,而不是因為想喝一杯咖啡所以到咖啡館。剛好對一杯咖啡有自己的喜好見解,所以也就一路紀錄到了現在。

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間咖啡館,每個城市有都該有自己的咖啡館樣貌 ,也就是美感的延伸,東京如此,巴黎如此,台北的咖啡館樣貌在我看來依舊混血 。

城市的樣貌勾勒不出一個共同的色調 ,我們也或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各自精彩 。

但還是期待有一天 ,透過美感教育 ,歷史人文發展 ,可以發展出屬於台北城市獨有的咖啡館樣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